今日要聞!人在幣圈混 三天餓九頓
這句話可以說是這兩天幣圈的真實寫照。因為在最近,比特幣的價格直接來了個自由落體,價格跌到了 1.8 萬美元以下。而不少人,可是在去年 6 萬多美元一枚時入的場。
(資料圖)
訪問:
阿里云復(fù)工專屬福利首購1元起
以太坊的價格也好不到哪里去,最低降到了 800 美元左右,只剩下去年最高價 4800 美元的一個零頭。
這么講吧,去年虛擬幣的總市值,還有 3 萬億美元。
而現(xiàn)在,大概只剩下 1 萬億美元不到,全部幣加起來還不及蘋果公司市值的一半。。。
兩萬億美元就這么灰飛煙滅了。
更可怕的是,這次不只是散戶們被割了韭菜。
一些規(guī)模上百億美元的大資本,也在六月份以來的暴跌之中血虧,甚至是暴雷。
大伙們也都說,這是幣圈的 “ 雷曼危機 ”,一場如同 2008 年的金融大崩盤,要在虛擬幣的世界開始了。
而今天呢,差評君便準(zhǔn)備切切瓜,和大家聊聊最近 “ 危機肆虐 ” 的幣圈。
不知道大伙們還記得一個月前,市值 400 多億美元的 Luna 幣突然暴雷的新聞。
雖然 Luna 相關(guān)的團(tuán)隊已經(jīng)被韓國限制出境,他們也整出了什么 Luna2.0 繼續(xù)割韭菜。
但當(dāng)時寫文章的差評君,是真的沒想到,Luna 的崩盤,就像是多米諾骨牌中的第一張牌,連著帶倒了一大片。
首先被推倒的大冤種一號,就是 Celsius。
簡單地說,擁有 170 萬用戶的 Celsius,是一家?guī)湃Φ你y行。
大伙們往 Celsius 里面存虛擬幣,Celsius 就給你最高 18% 的年化收益。
另一頭,他們又拿用戶的錢放貸、投資,和傳統(tǒng)銀行類似,靠賺兩邊的利差賺錢。
靠這一套體系,最巔峰的時候,Celsius 管理過超過 300 億的資產(chǎn)。
雖然,期間 Celsius 的錢包被黑客入侵,損失幾千萬幾個億這類的小道消息常常有。
但好歹 Celsius 的這么大的體量在那兒,就沒引發(fā)什么波瀾,大伙們還是很安心地往里面存錢。
直到韓國人的 “ 余額寶 ”,Luna 開始出事兒了。。。
當(dāng)時為了讓穩(wěn)定幣 UST 更火,Luna 的項目方整了名叫 Anchor 的協(xié)議,把 UST 存進(jìn)去,它們大概能給你 20% 的年化收益。
大伙們應(yīng)該想到了,其實 Celsius 有不少的錢,就是直接存在了韓國人的 Anchor 里面。
這邊拿 20% 的收益,那邊付儲戶 18%,活脫脫一個中間商賺差價,穩(wěn)賺不賠。
雖然在 Luna 出事兒的前夕,Celsius 搶先一步撤資溜了。。。
但 Celsius 差點引火燒身的行為,還是讓大家怕了。
不少儲戶準(zhǔn)備提款走人,落袋為安。
另外,大伙們還順藤摸瓜地發(fā)現(xiàn),Celsius 手上至少有 40 萬枚 stETH。理論上 stETH 這玩意兒是能和以太坊 1 : 1 兌換的。
但 Luna 和 UST 的崩盤,也讓其他類似的幣都抖了三抖。
于是 stETH 和以太坊也開始脫鉤,1 個 stETH 變得只能換 0.95 個以太坊。
而身為 stETH 大戶的 Celsius,怕是要虧損不少。
并且,大家還挖到了 Celsius 有 15 萬個 ETH 鎖在以太坊的信標(biāo)鏈里,一時半會兒還取不回來的消息。
總而言之一句話,屢次玩火的 Celsius,戶頭上沒錢可取了,而儲戶們怕了,想取錢走人。
為了防止瘋狂的擠兌,Celsius 和某些銀行一樣,直接暫停了用戶的提款和轉(zhuǎn)賬功能。。。
幣圈最大的銀行之一,就這樣陷入了流動性財務(wù)危機,徹底暴雷,引發(fā)了幣圈的恐慌。
而金融游戲就像搭房子一樣,處于地基的部位出了點問題,上面的高樓大廈可都得搖搖晃晃。
Luna 和 Celsius 的暴雷,就又把了幣圈最大的風(fēng)投公司之一的 “ 三箭資本 ”,推向了破產(chǎn)的懸崖邊上。
在幾個月前,三箭資本在幣圈老哥們的眼中還是神一樣的存在。
且不說老早投資了 AAVE、NEAR、Solana 等項目,不少幣都有成百上千倍的回報了。
光是最近一個支持 NFT 發(fā)展的基金會,它都是好幾千萬上億美元地投出去,似乎眼都不眨一下的。
但就是這位怨種二號,也投資了韓國老哥的那個 Luna 項目。
運氣比較背的是,三箭資本沒像 Celsius 一樣先溜走了,而是直接被雷劈焦了。
Luna 暴雷之前他們大概花了 5 億多美元的 Luna。
現(xiàn)在的話,那些個虛擬幣只值個 600 塊錢吧。
但俗話說得好,禍不單行。
巧就巧在,三箭資本的錢,大都是抵押虛擬幣,加了幾倍的杠桿借來的。
像是上面講到的幣圈銀行 Celsius,就借了三箭資本不少。。。
并且三箭資本大部分的錢都花出去了,手上也沒多少能流動的籌碼。
但現(xiàn)在呢,幣價大跌,“ 銀行里 ” 抵押物的虛擬幣不值錢了,三箭資本就必須追加保證金,防止爆倉。
自身難保的 Celsius 被儲戶催債,Celsius 又只能向三箭資本催債。
另外像是 BlockFi、Genesis 等等幣圈銀行,據(jù)說都是他的債主,只能說拿不出更多錢的三箭資本,要把底褲都虧沒了。。。
實在還不上的話,“ 銀行們 ” 就只有清算抵押物,稍微回一波血了。
但抵押物的清算,又會把虛擬幣的價格壓低,引發(fā)下一波的清算。。。就像無底洞一樣,一個螺旋下地獄。
所以幾個月前還意氣風(fēng)發(fā),幾千萬幾個億都不是事兒的三箭資本,據(jù)說也已經(jīng)開始從沙發(fā)縫里扣錢。
甚至還傳出挪用用戶百來萬的虛擬幣資產(chǎn)的丑聞。。。
只能說虛擬幣在割韭菜這塊兒,真正地做到了平等和去中心化。
甭你是散戶還是巨頭,都是一刀噶!
而幣圈的其他大部分公司,則都開始削減規(guī)模。
像是交易所 Coinbase 就計劃裁員 18%、冠名湖人主場的 Crypto.com 也宣布裁員 5 %。
它們或許是希望削減一波開支,好好度過這個 “ 虛擬幣寒冬 ” 吧。
只不過,就算跌得再厲害,還是有那么一撥人始終看好加密貨幣的未來。
像是薩爾瓦多的總統(tǒng)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。
國家小,沒能力,自己整一套貨幣體系成本太高了。
和大部分小國一樣,只用美元結(jié)算的話,又怕被美元霸權(quán)收割,金融的命根子被美國握著,不夠安心。
因為這些個理由,薩爾瓦多總統(tǒng)便 “ 順理成章 ” 地吃了一波螃蟹,把比特幣扶上了法定貨幣的正位。
為了補充國庫,總統(tǒng)先生這兩年花了大概1 億美元的成本,買入 2300 多枚比特幣。
而且獨樂樂不如眾樂樂,他還傳銷周邊的洪都拉斯、津巴布韋等等國家也擁抱比特幣。
只不過,根據(jù)最近的比特幣價格掐指一算,薩爾瓦多妥妥地是高位入場了,光是在比特幣上,就血虧了五千多萬美元。。。
聞著味兒的媒體們寫新聞嘲諷總統(tǒng)老哥,網(wǎng)友們也順著網(wǎng)線,在他的Twitter下面陰影怪氣。
總統(tǒng)先生卻似乎不以為然,依舊看好比特幣的未來。
有人說他炒幣炒得韭菜入腦,無可救藥了。
也有人說他是對抗美元霸權(quán)的英雄,只是暫時流些血罷了。。。
別的不談啊,差評君卻覺得,對于沒有貨幣自主權(quán)小國來說,橫豎都是鐮刀,總統(tǒng)老哥可能根本就沒得選吧。
但俗話也說,亂世出英雄。。。
也有幣圈大佬趁著 “ 幣圈寒冬 ”,干起了幣圈央行的活,好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充當(dāng)話事人。
像是 FTX 的老板 SBF 就 “ 慷慨 ” 得很,給了不少暴雷平臺上億美元的貸款額度,要幫助它們度過危機。
說是幣圈里的人都是一根身上的螞蚱,地震傳遞下去對誰都不好。。。
是 FTX 成功帶領(lǐng)幣圈度過寒冬,成為幣圈話事人,還是 FTX 也被拖下水,成為多米諾骨牌的一部分呢,差評君不好評價。。。
我只記得上一個跳出來,說要借錢給三箭資本救場的 Voyager 公司,股價已經(jīng)從 21 美元跌到了最近的 0.43 美元了。
總得來講,各種杠桿濫用、缺乏監(jiān)管的幣圈,給大家上演了一波 “ 金融危機幣圈特別版 ”。
而隨著幣價的持續(xù)下跌和雷聲陣陣,誰也不知道下個倒霉蛋的巨頭是誰。
有些樂觀主義者會說,冬天來了,春天還會遠(yuǎn)嗎,這就抄底去。
但差評君想說,上面的這些會不會還只是小小地一縷秋風(fēng),真正的嚴(yán)冬,或許還在后面呢。
而最后對于廣大普通人呢,千言萬語還是那兩句話:
關(guān)注區(qū)塊鏈技術(shù)可以,區(qū)塊鏈技術(shù)是個好東西。
但請遠(yuǎn)離炒幣,不然你會變得不幸。
相關(guān)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