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點熱門:柯達率先擁抱智能車:掌握核心電池技術 梗王只剩諾基亞了
別再拿“柯達諾基亞”類比形容在時代浪潮中轉身不及時的公司了。至少柯達,在智能車浪潮中,轉身得果斷又迅速。昔日影像業(yè)巨頭,如今開始擁抱智能汽車時代:造電池,而且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。
訪問:
阿里云服務器精選特惠:1核1G云服務器低至0.9元/月
(資料圖片)
對于柯達來說,進入新能源賽道絕非只為追趕風口,而是有核心技術。
柯達之前生產膠卷的技術儲備、生產設施、供應鏈….與動力電池生產工藝高度匹配,仿佛 142 年的時間,都在為動力電池準備。
不但切換成本小,還瞬間創(chuàng)造出上百個新崗位。
柯達怎么造電動車電池?
具體來看,柯達生產 35mm 膠卷所需的某些感光乳劑涂層和涂布工藝流程,可以復用到電動車電池生產過程中。
膠卷通過均勻涂布感光乳劑在透明的軟片片基上進而制成,這種感光乳劑通常由溴化銀和明膠組成,其中的溴化銀起主要的感光作用,明膠起到載體和加強光敏性的作用。
不用醋酸纖維樹脂這種常見材料,柯達使用某種聚合物當作 35mm 膠卷片基。
而這種聚合物片基所需的感光乳劑涂層,恰好是美國電池公司 Wildcat 研發(fā)的“超級電池”(Super cell)所需的材料。
除了用材方面可以實現(xiàn)轉化遷移,生產方面,僅需稍作調整,柯達價值 7000-8000 萬美元的全尺寸涂布機,可用來生產組裝電動車電池正負極所需的涂層基底。
意思就是,柯達原來的膠卷涂布機,經過改裝后,搖身一變就成了鋰電池涂布機,能夠將提前準備好的電池正 / 負極漿料均勻涂覆到箔片上成為極片。
△ 鋰電池的生產流程
膠卷的涂層結構十分復雜,有的彩色膠片涂層數多達十幾層,每一層涂布的化學物質也極為不同。
相應地,某些層是用來捕獲一定波長和強度的光,而有些層被用來濾光。
所以對于這一轉變,柯達 CEO 吉姆?康蒂恩扎(Jim Continenza)也表現(xiàn)得很有信心:
涂布這道工序,對電池生產制造來說至關重要,而恰好沒有人比柯達更擅長涂布技術了。
其實不僅限于電動車電池,包括家用儲能電池在內,甚至是市面上所有電子產品的充電電池,柯達都能把之前的涂層材料和涂布工藝流程,復制和沿用下去。
而且柯達官方表示,他們正在考慮未來生產固態(tài)電池、氫燃料電池的原材料。
事實上,柯達在這方面早有布局。
過去幾年他們就在嘗試,用涂布機給電動車 / 儲能 / 氫燃料電池提供所需涂層。
他們還計劃到明年,讓這臺試點涂布機真正投入使用。
對于這一系列新變化,柯達從原來不得不裁員,到現(xiàn)在一下子帶來了將近 100 個職位空缺,其中就包括涂布工人。
柯達為什么選中了這家電池公司?
投資電池公司 Wildcat,對于柯達來說,有點絕境逢生的意思。
不但發(fā)揮了自己的傳統(tǒng)優(yōu)勢,還借著投資打入了車圈。
Wildcat Discovery Technologies,成立于 2006 年,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圣地亞哥,在鋰電池研發(fā)方面是行業(yè)佼佼者,與汽車、電子產品、醫(yī)療行業(yè)均有合作。
公司的創(chuàng)始人彼得?舒爾茨(Peter Schultz)博士,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、國家科學院醫(yī)學研究所成員。
就在上個月,該公司剛剛宣布完成了 9000 萬美元(折合約為 6 億元人民幣)D 輪融資,領投方為美國第六大電力供應商 —— 科氏工業(yè)集團旗下的子公司,柯達和 Fifth Wall Climate 跟投。
他們曾經還獲得過美國能源部撥款,用來研發(fā)固態(tài)電池材料。
至于技術亮點,他們研發(fā)了專用的高通量研究平臺(proprietary high throughput research platform,簡稱 HTP)。
基于這個平臺,不僅能夠快速開發(fā)新電池材料,例如陽極、陰極、電解質和隔膜材料;而且科學家們在實驗室里,僅需觀察某幾種材料,就能實現(xiàn)對上百種化學材料進行探究。
當然,他們表示,開發(fā)新電池材料最終是為了改善電池性能、降低生產成本。
進一步來看,該平臺主要有以下幾大用途:
快速對電池電解質、陰陽極材料進行優(yōu)化;
發(fā)現(xiàn)新材料;
改善活性材料,包括新成分、摻雜劑和涂層;
探究如何能實現(xiàn)規(guī)模量產。
關于此次與柯達合作的“超級電池”,有三大自研技術值得關注,分別是鈷和無鎳高能量密度陰極、復合固態(tài)電解質、鋰金屬陽極。
Wildcat 公司表示,有望在 2 年內實現(xiàn)該電池的商業(yè)化。
他們接下來想要達成的目標是:
與當今最好電池相比,下一代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超過 90%。
關鍵詞: Kodak 柯達率先擁抱智能車掌握核心電池技術
相關新聞